鲫鱼怎么养殖,根据水温决定喂食次数
1、处理池塘:放苗前15天,需全池泼洒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2-3天后加新水。放苗前1-2天,泼洒敌百虫。
2、投放鱼苗:水温稳定在10℃以上时开始放苗,并根据鱼苗规格调整放养密度。训食成功后,放养鲢鳙。
3、合理喂食:根据水温调节喂食量以及喂食频率。
4、保持水质:池水透明度控制在25-30cm,水体ph控制在7.5-8.3,并定期换水。
一、鲫鱼怎么养殖
1、处理池塘
(1)要求水深超过1.5米,适宜水深为2-3米,池底的淤泥厚度为10-15厘米。
(2)放苗前15天,全池泼洒生石灰(200-250毫克/升)或漂白粉(20毫克/升),消毒2-3天后注入新水。
(3)放苗前1-2天,全池泼洒2.5%敌百虫粉剂。
2、投放鱼苗
(1)水温稳定在10℃以上时开始放苗。
(2)若规格为40-60克/尾,放养密度为1500-2000尾/亩;若规格超过60克/尾,放养密度为1000-1500尾/亩。若是要培育鱼种,放养密度为0.8-1.2万尾/亩。
(3)训食成功后,每亩池塘放养150-200尾规格为20-60克的鲢鳙。
3、合理喂食
(1)喂食前敲击固定器皿,让鲫鱼记住声音,形成条件反射。成功训食后,根据水温决定当日的喂食量。
(2)若水温低于18℃,每天投喂2次,每天的投喂量为鲫鱼体重的1-3%。若水温超过18℃,每天投喂3-5次,每天的投喂量为鲫鱼体重的3-5%。每次喂食30-40分钟左右。
4、保持水质
(1)将池水的透明度保持在25-30厘米,PH值保持在7.5-8.3。
(2)根据季节和水温的变化来调节水位,以及加注新水,正常情况下每隔半个月调节1次,高温季节每周调节1次,注水量为15-30厘米/次。
(3)每天中午将增氧机打开2小时,以便让池水的溶解氧含量超过3毫克/升。
(4)每隔20天左右泼洒1次生石灰溶液,每次的用量为60公斤/亩;每隔15天使用1次过磷酸钙,每次的用量为15-20公斤/亩。需注意,泼洒生石灰溶液3-5天后才可以使用过磷酸钙,防止水体的碱性过高,导致磷肥的使用效果下降。
(5)根据池塘内的水质变化情况定时、定量补充有机生物肥料,必要时可以搭配使用小球藻藻种。
(6)定期在下风口、食台上投放微生态制剂菌种。
5、疾病预防
(1)在鲫鱼的生长期间,每隔15天左右对池塘泼洒1次生石灰,用量为15公斤/亩。
(2)鲫鱼患上出血性锚头鳋时,可向池塘内泼洒硫酸亚铁合剂,每立方米水体的用量为0.2克。
(3)5-6月份和10-11月份是红鳃病的发病期,水温为20-26℃时是此疾病的高发期,发病后可全池泼洒高氯酸锶(超强氧化剂),用量为0.15-0.25毫克/升,每天泼洒1次,连续泼洒4天即可。
(4)春季多发水霉病,低温季节转运鱼种时需尽可能减少机械损伤,放苗时可用2-4%的食盐水浸洗鱼种。养殖期间要控制水质,防止水体过肥。全池泼洒美婷制剂(用量为3毫克/升)可预防此疾病。
(5)肝胆综合征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鲫鱼疾病,发病原因可能是水质恶化、饲料营养单一、养殖密度过大、鱼体营养失衡,防治措施有改变饲料配方、用复合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用漂白粉或二氧化氯进行消毒,并搭配使用维生素C、诺氟沙星类药物。
二、放养鲫鱼苗要注意什么
1、鱼苗放养前必须检查鱼苗培育池中是否有敌害生物,如蛙卵、蝌蚪、有害昆虫、野杂鱼等,通常采用密网拉一两遍加以清除。
2、鱼苗原来所处容器的水温与培育池水温不得超过正负5摄氏度。温差过大,必须缓解调节盛装鱼苗容器的水温,使之接近于池水温度。
3、必须待清塘药物的药效消失后方可放养鱼苗。一般来说,清塘后7天左右药效基本消失。为确保安全,最好取一些池水,先放入少许鱼苗,经过7~8小时的“试水”后,发现鱼苗活动正常,再放养鱼苗。
4、同一池塘应放同批鱼苗,不同批鱼苗个体大小和体质差异过大,游泳和摄食能力不同,影响鱼苗培育的成活率,规格也不整齐。
5、放养鱼苗最好选择在晴天无风的上午进行。有风天应在鱼池的上风处放鱼苗,若在下风处放鱼苗易被风吹到池边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