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三农 - 三农问答

蛤蚧是什么,别称大壁虎、蛤蚧、仙蟾等

夏玲
夏玲

蛤蚧又叫大壁虎,是壁虎科壁虎属爬行动物,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蛤蚧主要分布在广西、河南、广东、福建、云南等地,药用价值高,体长约30厘米左右,头部为三角形,全披有粒状细鳞,体色为深灰色、蓝灰色。

常栖息在山岩或荒野的岩石缝隙中,怕强光,昼伏夜出,动作敏捷,尾巴易断,但断后能重生,常用于保命。

蛤蚧是什么,别称大壁虎、蛤蚧、仙蟾等

一、蛤蚧是什么

1、蛤蚧别称大壁虎、蛤蚧、仙蟾等,为壁虎科壁虎属爬行动物,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我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为濒危,分布于广东、广西、河南、香港、福建及云南等地,台湾省也有记录,可入药,药用价值很高,具有祛风、活络、散结的功效。

蛤蚧是什么,别称大壁虎、蛤蚧、仙蟾等

2、蛤蚧体长可达30厘米以上,头长大于尾长。背腹面略扁,头呈扁平三角形,皮肤粗糙,全身密生粒状细鳞,体色有深灰色、灰蓝色、青黑色等,头、背部有深灰、蓝褐等颜色横条纹,全身散布灰白色、砖红色、紫灰色、橘黄色斑点,尾有白色环纹。

蛤蚧是什么,别称大壁虎、蛤蚧、仙蟾等

3、蛤蚧栖息在山岩或荒野的岩石缝隙、石洞或树洞内,有时也在人们住宅的屋檐、墙壁附近活动。听力较强,但白天视力较差,怕强光刺激,瞳孔经常闭合成一条垂直的狭缝。夜间出来活动和觅食,瞳孔可以扩大4倍左右,视力增强,灵巧的舌还能伸出口外,偶尔舔掉眼睛表面上的灰尘。

蛤蚧是什么,别称大壁虎、蛤蚧、仙蟾等

4、蛤蚧动作敏捷,爬行的时候头部离开地面,身体后部随着四肢左右交互地扭动前进,脚底的吸附能力非常强,能在墙壁上爬行自如。原来认为它的脚下有吸盘,其实其趾端膨大的足垫并不是吸盘,而是在足垫和脚趾下的鳞上密布着一排一排的成束的象绒毛一样微绒毛,如同一只只弯形的小钩,所以可以轻而易举地抓牢物体,可以在墙壁甚至玻璃上爬行,微绒毛顶端的腺体的分泌物也能增强它的吸附力。

蛤蚧是什么,别称大壁虎、蛤蚧、仙蟾等

5、蛤蚧的尾巴易断,但能再生,这是因为尾椎骨中有一个光滑的关节面,把前后半个尾椎骨连接起来,这个地方的肌肉、皮肤、鳞片都比较薄而松懈,所以在尾巴受到攻击时就可以剧烈地摆动身体,通过尾部肌肉强有力的收缩,造成尾椎骨在关节面处发生断裂,以此来逃避敌害。

蛤蚧是什么,别称大壁虎、蛤蚧、仙蟾等

6、蛤蚧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时候才会断尾,由于断尾毕竟是它身体上所受的严重损伤,不仅失去了尾巴上储存的脂肪,而且还因此而失去了它在同类中的地位。尤其是在求偶时,尾巴完整的大壁虎对于失去尾巴的大壁虎有着极大的优势。一般在3-11月份活动频繁,12月至翌年1月在岩石缝隙的深处冬眠。

蛤蚧是什么,别称大壁虎、蛤蚧、仙蟾等

7、蛤蚧的食物以各种活动的昆虫为主,包含蝼蛄、蚱蜢、飞蛾、蝉螂、黄粉虫和蚕蛾等,不食死的昆虫和食物,但经过人工驯养,也可放养。人工养殖蛤蚧的过程中应以动物性昆虫为主、植物性昆虫为辅的原则,否则易导致大壁虎的营养不良,发生疾病。

蛤蚧是什么,别称大壁虎、蛤蚧、仙蟾等

二、蛤蚧跟雪蛤一样吗

蛤蚧跟雪蛤不一样。蛤蚧又称大壁虎,隶属爬行纲、蜥蜴目、壁虎科、壁虎属。雪蛤,学名“东北林蛙”,隶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

声明: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新三农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三农网立场,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内容错误或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更正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