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管理易忽视的细节,通风要分次进行
1、晴天通风时,需要揭开草毡后1小时再通风,且打开及关闭通风口需循序渐进,不可一次性打开或关闭。如果是连续阴天,一般在中午12点至下午2点进行通风,每次通风10-15分钟,每20-30分钟通风一次。
2、进入冬季后,在大棚内张挂反光幕进行增光。此外,也可以在棚内安装专门的补光灯来补光2-3小时。
3、在大棚内悬挂湿度计进行监控,确保大棚内湿度在70-80%之间。
一、大棚蔬菜管理易忽视的细节
1、通风要分次进行
(1)晴天应在揭开草毡后1小时再通风。通风时先开小口,随着棚内温度的升高,再逐渐将通风口加大,以利于棚外二氧化碳进入棚内,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
(2)到下午也不要一次性将通风口关闭,应逐渐将通风口关闭。可先将通风口关闭一半,30分钟后完全关闭通风口。
(3)也可先将通风口关闭,然后再将通风口打开通风降温10-15分钟,如此重复两次,当棚内温度稳定在15℃左右时即可将通风口完全关闭。
(4)如果遇到连阴天,外界温度较低时,大棚应以保温为主,但不能因此不通风。如果不通风,棚内湿度过大,就会为病害的浸染、传播提供条件。
(5)通风应在中午12时至下午2时进行,将通风口开到宽10厘米即可,每次通风10-15分钟,每20-30分钟通风1次,连续通风2-3次即可起到非常好的降湿作用。
2、增光是必须的
(1)进入冬季以后,光照不足就成为影响蔬菜产量提高的重要原因。多数菜农都知道在棚内设置反光幕有助于蔬菜的生长。但是有的菜农将反光幕挂得太低,蔬菜植株容易将光挡住,导致反光幕的使用效果差。
(2)在张挂反光幕时,应将宽1-1.2米的反光幕挂在后墙1.7米高的地方。不能将整个棚的后墙都悬挂反光幕,以防降低后墙的储热量。
(3)像黄瓜、丝瓜等需要较强光照的蔬菜,可在棚内安装专门的补光灯,补光2-3小时,延长蔬菜的见光时间,以促进蔬菜有机物质的积累,提高产量。
3、棚内悬挂湿度计
(1)控制湿度是冬季大棚蔬菜管理的重点之一。如今,不少菜农知道棚内湿度在70%-80%是比较合适的。
(2)但由于非常多棚内没有悬挂湿度计,菜农不可准确把握棚内湿度,导致病害多发。
(3)因此,应在棚内悬挂湿度计,这一点对于种菜新手来说尤为重要。当棚内湿度过大时,菜农除可通风降湿外,还可向地面撒施草木灰降湿。
二、如何避免大棚蔬菜育苗戴帽
1、为了避免幼苗 “戴帽”,播种前一定要浇透底水,播后盖土厚度要适宜,并在上面及时覆膜,让种子从发芽到出苗,始终处于湿润状态,以便保持种皮柔软,容易脱落。
2、幼苗刚刚出土时,如果发现表土过于干燥,可适当喷水,或在上面薄薄地撒一层湿润的草炭土或细土,使种皮保持湿润,以利于脱皮。
3、值得注意的是,幼苗“戴帽”不能用手去剥,以免伤害幼苗子叶或感染病菌,可用已经在室内晾30个小时以上的水喷雾,使种皮自行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