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辛的育苗方式,播种后覆盖树叶或稻草可保持湿度
筛选种子:处理果实中成熟的种子,选沉在水底的饱满种子作育苗种。
处理种子: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泡种,捞出晾晒。
适时播种及覆土:6月中下旬采收成熟的种子,清洗后播种,覆土1cm。
畦面覆盖:选落叶松的树叶或稻草,厚度3-5cm,出苗时再撤除。
田间管理:合理使用药剂防治病虫害,预防冻害,并根据植株的生长阶段合理调节光照。
一、细辛的育苗方式
1、种子筛选
6月中、下旬细辛种子成熟。采摘后堆放2-3天,待果实开裂、果肉呈粉质状时,放在筛子上揉搓,将落在筛子下面的种子及果肉进行水洗,将漂浮在水面上的瘪籽捞出扔掉,将悬浮在水中的半成熟种子捞出单独播种,将沉在水底的饱满种子用来育苗。
2、种子
细辛种子常带有各类病菌。为防止或减少种子携带各类病原菌,播种前需将种子进行处理。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泡种子30分钟,捞出稍加晾晒后即可播种。
3、适时播种
(1)细辛种子具有生理后熟特性,不可在于燥室温下贮藏。因此,6月中、下旬种子成熟采收并清洗后应随即播种。
(2)对因某种原因不能及时播种的种子,要沙藏处理。沙藏处理的种子可随时播种,但是晚不可超过8月上句。过晚播种容易碰断胚根,碰断胚根的种子播后不再出苗。
4、覆土厚度
细辛种子细小,胚芽顶土能力弱,播种时覆土过厚会影响出苗,降低出苗率,且延长出苗期;覆土过薄,表层土壤干燥后易造成芽子。所以,播种时要适当掌握覆土厚度,通常以1cm为宜。
5、畦面覆盖
细辛种胚的生长发育,需要在20℃左右、土壤湿度30%-35%条件下完成。为了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播种后要覆盖畦面,覆盖物是落叶松的树叶、稻草,山草亦可。覆盖厚度以3-5cm为宜,出苗时撤除。
6、虫害防治
(1)细辛育苗期间主要虫害为蝼蛄,蝼蛄具有趋光、趋化、趋湿和趋粪特性。细辛播种后畦面覆盖使土壤湿润,湿润土壤非常容易招引蝼蛄。
(2)蝼蛄进入畦床内便在表层土壤掘洞采食,不仅拱断细辛种子胚根,而且还能造成土壤疏松透风,引濒中子芽干。
(3)蝼蛄具有趋粪性,可选马粪、鹿粪等纤维含量较高的粪肥,每30-40kg掺拌0.5g8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在育苗地作业道上放成小堆,并用草覆盖,诱杀效果较明显。
(4)播种后在畦面上用50%辛硫磷1000倍液喷雾,以畦面潮湿为度,随即进行畦,面覆盖闷杀,效果较好。
7、调节光照
(1)1-2年生细辛小苗抗光能力较弱,出苗后应马上搭设遮阳棚。生长初期郁闭度以0.6、透光度以40%为宜。
(2)农田地育苗,7月上旬至8月中旬,可在遮阳棚上搭挂山草或带叶树枝,将郁闭度降低到0.7、透光度降低至30%为宜;8月下旬撤掉搭挂物。这种调光方式可以避免因光照过强引起的日灼病,有助于植株生长发育。
8、预防冻害
(1)细辛为早春植物,大龄植物可短时间耐0℃左右的低温;1年生小苗只生长2片幼嫩子叶,不耐霜冻,0℃以下低温可产生冻害,使被害叶片脱水而枯萎死亡,地下种子根不再产生更新芽。
(2)预防措施是出苗后及时搭设遮阳棚;每天注意收看天气预报,发现有霜冻天气用塑料等将小苗扣上,可减少或减轻冻害。
9、预防药害
(1)利用农田地育苗,四周地块种植玉米,玉米播种后喷洒除草剂封闭,药液随风飘落在细辛茎叶上,或受到药液气味的熏染,会使细辛茎叶产生药害,严重时可造成全田毁灭。
(2)预防措施:与周围种玉米的农户协商,确定喷药时间,在喷药前用塑料薄膜把细辛小苗盖严,喷药后撤除,可预防药剂危害。
二、细辛的田间管理技术
1、撤出覆盖物
播种后第2年,早春雪化后,将覆盖的落叶或草等搂出田外。
2、松土除草
(1)移栽地块每年5月出苗后,要进行3-4次松土除草,提高床土温度,保蓄水分,对避免菌核病、促进生长有益。
(2)在行间松土要深些(3cm左右),根际要浅些(约2cm),对露出根不用进行培土。细辛怕乙草胺、丁草胺。
3、施肥灌水
(1)在生长期间通常每年施肥2次,第1次在5月上、中旬进行,第2次在9月中、下旬进行,用硫酸铵或过石各5~7.5kg/667m2,多于行间开沟追施。
(2)秋季多数地区认为床面施用猪粪(5kg/m2)混拌过磷酸钙(0.1kg/m2);有的药农秋季在床面上追施1-2cm厚的腐熟落叶,既追肥又保土保水,有保护越冬的效果。
(3)每年春季干旱时,应于行间灌水,保持湿润。
4、清林调光
林下或林缘种植要定期清林,避免枝条过密。对于农田栽培,应搭设遮阴棚调节光照,郁闭度与种子直播相同。
5、覆盖越冬
不论是直播还是育种移栽,在解冻前均需用1cm厚的落叶或不带草籽的茅草覆盖床面,待来年春季萌动前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