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生物农药需注意什么,气温为25-30℃时药效较好
温度:使用适宜温度在20℃以上。25-30℃环境下使用的药效比12-15℃环境下使用要高1-2倍。
湿度:如果是粉状农药,一般选择在早、晚有露水时施加。
阳光:强光直射时会杀死芽孢,因此一般在下午4点后或阴天用药。
雨水:用药后下大雨会降低药效,但用药后5小时下毛毛雨不会降低药效,反而会增加药效。用药后若遭遇大雨,立即补施。

一、使用生物农药需注意什么
1、温度
适宜温度为20℃以上。如温度偏低,农药的活性芽孢在害虫体内繁殖速度慢,活性蛋白质不易发挥作用,据试验,在25-30℃条件下施用,药效比12-15℃条件下施用高1-2倍。

2、湿度
环境湿度越大,药效越高,尤其是施用粉状农药。主要原因是的芽孢不耐干燥。因此施用粉状农药宜在早、晚有露水时进行,以利能较好地粘附在作物的茎叶上,并促进芽孢繁殖,增加与害虫接触的机会。

3、阳光
阳光中的紫外线对芽孢有杀伤作用,当阳光直接照射30分钟,芽孢便死亡50%,照射1小时,死亡率高达80%。此外,紫外线辐射对伴孢晶体也有变形降效作用。因此,宜在下午4时以后或阴天施药。

4、雨水
(1)施药后下大雨会降低药效,但施药后5小时下毛毛雨,不但不会降低药效,反而有增加药效的作用。因毛毛雨对芽孢活动有促进作用,从而加速害虫死亡。
(2)因此施用农药应与当地天气预报相结合,确保施药后1-2天内无中雨或大雨。施药后如遇大雨,雨后要立刻补施;此时补施,杀虫效果更佳。

二、何时使用农药才有良好效果
1、在害虫盛发期使用农药的效果比较好。
2、对于害虫来说,害虫盛发期可以是卵孵盛期、幼虫盛发期、成虫盛发期,毕竟在哪个时期用药防治效果为显然,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原则上是要节制害虫的生活习惯,在易杀损害虫,并能有效地节制损害的阶段进行。

3、如防治粘虫,在卵块孵化顶峰期喷药,虽对已孵化的幼虫防治效果良好,但对后期孵化的幼虫并不一定,而当幼虫2-3龄顶峰时,喷施药剂,一次防治即可解决虫害问题。
4、如防治棉铃虫时,由于初孵幼虫在不长的时间内就要钻进蕾铃内,若在幼虫2-3龄顶峰时再用药,则防治效果非常差,而在卵块孵化顶峰期用药,其防治效果尤其显然;水稻螟虫、斜纹夜蛾也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