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叶枯病发病规律,湿度大易诱发本病发生
菌丝体依附在病残体上面越冬,来年春季萌发分生孢子,通过空气传播。病叶萌发分生孢子后,进行再侵染。
植株长势差、田间过湿时,容易出现叶枯病。
发病适温是3-30℃,相对湿度超过95%,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
一、黄瓜叶枯病发病规律
1、病菌主要以菌丝体随病残体留在土中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藉气流传播侵染。
2、随后在病叶上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植株衰弱,田间渍水,湿度大,易诱发本病发生。
二、黄瓜叶枯病发病特点
1、病菌喜低温高湿的环境,适宜发病的温度范围为3-30℃,适发病环境温度为8-20℃,相对湿度95%以上,发病适生育期在苗期至成株期。
2、发病潜育期7-15天,只在保护地内发生,一般只在早春低温期间发病,当棚室温度超过25℃时病害即会受到抑制。
三、黄瓜叶枯病防治方式
1、施足基肥,雨后及时排水,株行间通风透光。
2、从无病留种株上采收种子,选用无病种子。
3、保护地栽培棚内,及时清理沟系,避免雨后积水,适时通风换气,肥水管理采取轻浇勤浇,浇水施肥应在晴天的上午,并及时开棚通风降湿。
4、提倡与非葫芦科作物实行隔年轮作,以减少田间病菌来源。
5、在病害盛发期及时摘除病老叶,收获后清洁田园,病残体,并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深翻土壤,加速病残体的腐烂分解。
6、浇水前或雨后晴天的上午选用波尔多液(1:1:200)进行喷雾预防,或发病初期选用代森锰锌防治。
声明: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新三农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三农网立场,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内容错误或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更正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