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根结线虫病的症状,病株表现出严重干旱似的萎蔫
1、果实成熟前,草莓生长不良,基部叶片发黄并提前落叶,叶缘焦枯,开花时间迟,果实生长速度慢。
2、果实进入成熟期后,病株萎蔫,果实个头小,成熟时间较晚,严重时逐渐干枯死亡。根系出现大小不等的根结,呈乱发似的须根团状。
一、草莓根结线虫病的症状
1、草莓根结线虫病,从根上部表现的症状来看,果实成熟前,植株明显生长不良。表现为缺水、缺肥状,生长缓慢,基部叶片变黄,并提前脱落,叶缘焦枯,开花迟,果实生长慢。
2、果实进入成熟期,病株表现出严重干旱似的萎蔫,重者慢慢干枯死亡,轻者病株虽能结果但果实个头小,成熟晚。
3、从根下部来看,受害植株根系有大小不等的根结,剖开病组织可见细小的乳白色线虫埋于其内,受害植株根系侧生营养根增生,根系不发达,整个根系形成乱发似的须根团。
二、草莓根结线虫病的发生特点
1、病原线虫以Meloi天ogynehapla为主,局部地区由M.javanica或M.incognita引起。线虫主要以卵和幼虫越冬。
2、当大棚内平均地温达到11.3℃时卵开始孵化,随着土壤温度的升高,越冬幼虫与刚孵化的幼虫在土壤中开始活动,当平均地温达到12℃时,幼虫就能从根端侵入,引起薄壁细胞的畸形发育,形成凸起的瘤状虫瘿。
3、线虫在虫瘿内吸食革莓根系汁液,发育生长,经过5龄后变成成虫。成虫交配后,雌虫定居原处继续危害,雄虫离开虫瘿到土壤中,钻入其他虫瘿与雌虫交配。
4、雌虫产卵后死亡,卵在土壤中孵化成幼虫,进行再侵染,条件适宜时25-30天可发生1代,1年可发生数代。
5、根结线虫在通气良好、质地疏松的沙壤土中发生重,尤其是肥力低的砂质岭薄地发生重,粘性土壤发病轻;连作地发生重,轮作地发病轻,水旱轮作可以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
6、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20%以下或90%以上都不利于根结线虫的侵入。幼虫侵入的适土壤含水量为70%。坐地繁殖或用带虫瘿的病株繁殖草莓苗,易导致此病的传播蔓延。
三、草莓根结线虫病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1、选用优良品种
不同品种的草莓抗根结线虫病的表现有差异,比较好的品种有:丰香,新明星,日本的佐贺99,美国的甜查理等。
2、种苗处理和栽植的选择
(1)草莓定植前,一定要除掉有病的植株,结合其他病害的防治,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浸洗草莓苗,浸苗60min,待药液晾干后栽植。
(2)或者在栽植草莓前,将休眠母株在46-55℃热水中浸泡10min,可有效杀灭线虫。另外,不选用沙性大的土壤作栽植地,有助于控制草莓根结线虫的发生程度。
3、加强栽培管理
(1)清洁田园草莓生长过程中,一旦发现病株,要及时,带出温室后集中销毁,这一点非常重要。
(2)旋耕深翻合理施肥 根据草莓根结线虫分布在耕作层的特点,使用旋耕机深翻改土,可将含病残体的土层深埋,降低病害的传播基数。合理施肥要求有机肥和无机肥合理配合,通常每亩用鸡粪1500kg左右,氮肥50kg,钾肥15kg。
(3)合理轮作发病重的地块应该进行2-3年轮作,期间种植线虫不危害的作物包含花生、大豆、芋头、胡萝卜、番茄等作物,能有效抑制线虫病的发生。
4、生物防治
(1)生物防治,常用的防治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使用生物源农药,如1.8%阿维菌素;一种是使用线虫天敌(厚孢轮枝菌),如线虫必克。
(2)具体方法是:定植前用1.8%阿维菌素3000倍液浇灌穴,每穴0.1-0.25g,然后定植覆土,防治效果可达85%-90%;在移栽时用4-6袋线虫必克与农家肥混施,使用线虫必克时,一定要注意,不能同时使用其他化学剂,以免影响药效。
5、物理防治
(1)物理防治主要是高温闷棚,时间选在6-8月份,要在定植前20-30天完成,气温不可低于15℃。实用的有2个方式:一种是,栽种前20天,可将土壤起垄,标准为:(20-30)cm(高)×(60-70)cm(宽),起垄时将35%的线克水剂,按每亩地块用药5-8kg对水施入垄内,然后顺垄灌足水,还要仔细地铺上塑料膜,把边缘压实。两周后揭膜,可有效杀灭土壤中的病虫害。起垄的目的是便于灌水,增加土壤受热面积。
(2)揭膜后翻耕透气2-3天,就可以种植了。第二种方法是,栽种前20天,先将棚里的土深翻,翻完以后在土上撒杂碎的稻草,稻草厚3-5cm。把生石灰用水溶解后也是撒在稻草上,把整个地面撒匀,撒匀之后用翻耕机把它翻耕30cm左右。
(3)然后就地浇1次透水。浇透以后在地面上附上薄膜,然后把大棚的棚膜封严,这样密闭15天,如果这15天之内晴天比较少的话,就可以把时间拉长一点到20天。这样石灰和稻草加水互相作用以后,地温就升高了,升到55℃以上就可以杀死线虫。
6、化学防治
(1)每亩用1.5-2kg的福气多(噻唑磷),再加点生石灰,在撒药的时候,由于药量比较少,你必须拌沙子,每亩大约拌沙25cm,拌匀后,均匀撒到地面上,然后把地翻耕20cm深。药剂处理后到定植的时间要尽可能短。
(2)也可以使用石灰氮(氰胺化钙)处理土壤,每亩用量为70kg,随耕作时撒施土表,然后翻耕入土。氰胺化钙遇水分解成氰胺和氢氧化钙,前者作用是杀灭线虫和地下害虫,同时为作物提供氮肥;后者的作用是中和土壤中的酸,使土壤pH值保持在草莓生长适宜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