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参紫纹羽病的防治方法,适当调节土壤pH
培育无病参秧:将未种植过党参、未种过其它紫纹羽菌寄主植物的地块作为种植地,施入经过发酵的饼肥再播种。
土壤处理:对于偏酸性的土壤,亩施80-160公斤生石灰。喷施40%多菌灵胶悬剂500倍液,可杀菌防病。
药剂处理参秧:用40%多菌灵胶悬剂300倍液浸泡种秧,持续半小时,然后移栽定植。
轮作:容易发病的地块,可改种禾本科植物,经过数年再种植党参。

一、党参紫纹羽病的防治方法
1、培育无病参秧
选用多年未种植过党参和其他紫纹羽菌寄主植物的无病熟地培育参秧,播种前施足经腐熟的厩肥或饼肥,忌用林问收集的渣土肥,保证参秧健壮无病。

2、土壤处理
如果土壤偏酸,在播种或栽植前每亩施生石灰80-160千克,适当调节土壤pH,可收到较好的防病效果。用40%多菌灵胶悬剂500倍液处理土壤,浇药液5千克/米2,也可收到显着的效果。

3、药剂处理参秧
移栽前用40%多菌灵胶悬剂300倍液浸泡种秧30分钟,晾干后栽植,可有效地杀灭种秧携带的病菌。

4、轮作
发病率较高的田块,应停止种植党参,彻底地里的参根,改种禾本科植物,5年后再植党参。

二、党参紫纹羽病发病规律
1、病菌以菌丝体、菌索或菌核形式随着病参或遗留在土壤中越冬,当环境条件适宜时,从菌索及菌核上长出营养菌丝,从细根侵入新根的柔软组织,被害新根软化腐烂,逐渐延及主根,再在主根表面形成菌索和菌核。
2、紫纹羽病菌虽能产生担孢子,但在病害传播上不起重要作用。此病的远距离传播主要是带病参秧。

三、党参紫纹羽病的症状
1、发病初期,地上部表现为生长停滞,植株叶片自下而上逐渐发黄。
2、地下部须根首先发病,蔓延至主根后,根表面出现紫红色绒线状菌索,病害继续发展,菌索布满参根,在根表交织密结成一层深褐色绒毛状的菌膜,菌膜内的参根由外向内逐渐腐烂成糜渣,菌膜破裂时糜渣流出,参根变成一条黑褐色的空壳。







